1月5日,港股乳制品股短线拉升,中国圣牧涨12%,蒙牛乳业涨6.07%,中国飞鹤涨3.29%破顶,原生态牧业涨5.19%。
不难发现,随着2020年年底政策加码及乳制品相关产品关税下降,使得2021年首个交易日出现消费红利凸显乳业股大幅领涨。
政策推力加码,行业红利凸显
12月30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《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》,该方案明确总体目标,到2023年,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,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大幅提升,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%,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%以上。
其次,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,规模以上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达到100%。
乳制品生产企业原辅料、关键环节与产品检验管控率达到100%,食品安全自查率达到100%,发现风险报告率达到100%,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合格率达到100%。
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自查与报告率达到100%。
乳制品生产企业自建自控奶源比例进一步提高,产品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,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,生产工艺进一步改进,乳制品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。
另外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关于2021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,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,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,其中包括婴幼儿奶粉原料、抗癌药物原料、助听器等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。而在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的商品名单中,有近30个与乳制品产品及生产相关商品。
在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推动下,乳制品行业红利凸显,1月5日,港股乳制品股短线拉升,中国圣牧涨12%,蒙牛乳业涨6.07%,中国飞鹤涨3.29%破顶,原生态牧业涨5.19%。
此外,A股市场的新乳业、皇氏集团、天润乳业等多股涨停,熊猫乳品涨超12%,新农开发、西部牧业涨逾8%,均瑶健康、光明乳业、燕塘乳业等涨逾7%,维维股份、三元股份、涨逾5%,其他多股也有不同程度跟涨。
市场空间还在扩大
经过多年的发展,我国乳制品产业素质加快提升,规模化进程快速推进,这也为我国乳制品稳定供给提供了可靠的保障,同时,我国逐渐向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趋势发展。
据全拓数据统计显示,在产量方面,2019年全国乳制品产量为2719.4万吨,同比增长5.6%。在销售收入方面,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,2019年中国乳制品销售规模达4196亿元。
其中,饮用奶在2019年以61.8%的占比排名第一,第二大品类是酸奶,占比达到35.6%。同2015年相比,2019年酸奶品类的市场占比不断扩大,并且扩大的趋势将会持续,预计到2024年酸奶品类的市场占比将会达到42.2%。
此外,在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推动下,2019年,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47亿元,较2018年增长了16.1%;实现利润总额235亿元,同比增长2%。
在需求端方面,2015-2019年,我国人均消费生鲜乳从30.9公斤增长至35.8公斤。不过从人均液态乳消费量来看,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,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,具有显著的差距。
不难发现,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速度较快,但我国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,但随着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,未来我国乳制品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
行业集中度集提升
近年来,乳制品行业马太效应明显,乳品行业企业总数在逐步减少,亏损企业数量却有所增加,行业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。
根据Wind资料,2015年至2017年,全国乳品企业数量由638家减少至611家,亏损企业数量由103家增加至110家,亏损企业占比由16.14%提高至18.00%。
根据天风证券研报,2019年,乳品企业数量减少至565家,亏损企业数量增加至127家,亏损企业占比提高至22.48%。
但龙头乳制品企业渠道力、产品力、品牌力强,具备规模优势,受疫情影响有限,而中小乳企压力较大。
如蒙牛财报显示,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收入达375.3亿元,归母净利润12.1亿元。
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35.06亿元,同比增长7.28%;实现归母净利润60.24亿元,同比增长6.99%;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.15亿元,同比增长27.59%。
光明乳业2020财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,报告期内营收达187.25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171.37亿元上涨9.26%;净利润达4.26亿元,相比去年同期的4.44亿元下降4.16%。
从已登陆资本市场的乳品企业来看,液体乳及乳制品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。